诚信指数 16
一站通留言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收藏此网站 发送消息
首 页
公司简介
产品列表
企业新闻
招聘信息
联系我们
客户留言
资质荣誉
search 搜索网站中其它产品:
网易
台球桌厂家
一比多
您现在的位置:永嘉县千石大庆钢木工艺有限公司 > 企业新闻
 
企业新闻
武汉台球的三代江湖
发布日期:2010-11-05


  “开山祖师”王春柏曾威震上海滩
  从11岁开始,与台球运动结下超过60年的不解之缘
  作为武汉台球界最德高望重的老前辈,今年73岁的王春柏老先生堪称江城台球运动的开山祖师爷。从11岁起初次接触,到如今年过古稀,王老先生与台球运动结下了超过60年的不解之缘。
  一见钟情
  为打台球加入基督教
  王春柏老先生1936年出生于武汉,解放战争的后期,他曾随家人在重庆生活过一段时间,正是在那里,他与台球一见钟情。
  “那个时候我还在上小学。有一天,我家附近的那个基督教青年会举办活动,现场摆了一张台球桌,只要加入教会就能免费玩。”为了能玩上台球这种新奇的运动,当时还是小孩子的王春柏,稀里糊涂地加入了基督教青年会。
  “那个台球桌是没有球袋的,台面上一共四个球,两红两白。”后来,王春柏才知道,这是起源于法国的一种打法,按照外文的音译叫开伦,是通过不同的击球方式来取得分数。尽管那段日子里并没有太多拿球杆的机会,但台球这项运动已经深深地吸引了王春柏,并对他的人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。
  省吃俭用
  攒钱打球只吃热干面
  1950年,王春柏随家人回到武汉,虽然中学的课程比小学时代要紧张很多,但他只要一放学就会和同学去“弹子房”(当年的台球馆)打上几盘。
  由于台球是一项比较新潮和的运动,因此打球的费用也远比其他项目要高得多,为了能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,王春柏每天都省吃俭用,把攒下来的钱全花在了打台球上。
  “那个时候打一小时的收费是3毛钱,顶得上一天的伙食费了。一开始我们都是一起凑钱打球,一个人出几分钱。到后来,我干脆不给学校交伙食费了,每天吃热干面和面窝,一碗热干面8分钱,一个面窝3分钱,省下来的钱全都用来打球。”
  初出茅庐
  三个月球技突飞猛进
  1957年,祖籍上海的王春柏随父亲回老家探亲,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,他结识了不少高手,球技也提升了一个档次。
  “当时的打法叫比利,是英式台球里的一种打法,根据落袋计分。去上海之前,我在武汉的同龄人中已经找不到对手了。”王春柏老先生得意地对记者说。回到老家后,王春柏立马让亲戚带着自己来到了大光明电影院,因为那里有当时上海的一家弹子房。在那儿,王春柏见到了上海台球界的头号球手黄其明。“他那派头就不得了,头发梳得整整齐齐,一件网球衫(就是现在的T恤衫),一条黄色卡其西装短裤,脚上穿的是皮凉鞋。大光明里面的台子就是留给他的,6毛钱一个小时,他每天包至少3个小时。”
  对于黄其明的球技,王春柏赞赏有加,“他的技术确实好,经常打出单杆180分的水平(指的是比利)。和他们在一起的这三个月,我的球技又有了一个飞跃。到后来,我的单杆水准也保持在180分到200分之间。”
  威震一方
  挑战上海滩一次都没输
  回到武汉之后,王春柏的球技已经冠绝江城。他和当时外号“陈和尚”的陈毅老先生一起,并称武汉台球界的两大天王。
 

  第二代
  “无冕” 兜兜转转重回江城
  和恩师切磋一盘后就摆酒学艺
  作为武汉台球界公认的无冕,王崇刚在坊间享有很高的威望。
  王崇刚次接触台球年仅13岁,“当时我的亲戚开了一个露天的台球房,那个时候的球台和器械都很简陋。球台是三夹板做的,台布就是随便找的一条毛毯,球杆长短不一,连球都是木头做的,有的甚至还不圆。”提起那段时光,王崇刚咧嘴笑了起来。“当时打的是三底两腰的规则,玩了一段时间以后,我就在那一片找不到对手了。”
  3年后,已经在武汉市台球界小有名气的王崇刚,在别人的引荐下,见到了听闻已久的王春柏。“那个时候好紧张,以前老是听别人说起王师傅的名字,如雷贯耳,感觉就像是现在体育界或圈的偶像一样。”在和王春柏老先生切磋过一盘之后,王崇刚下定决心要拜师学艺。“在那之前,我们只懂得如何提高一杆球的精度,对于复杂的走位、攻防意识以及对母球的旋转控制,完全没有概念。和王师傅打了一盘以后,发现自己完全是井底之蛙,于是就摆了一桌酒,正式拜王师傅学艺了。”
  由于本身天赋过人,再加上得到了名师指点,王崇刚的球技进步得很快。在1990年至1992年,他多次代表武汉参加全国大赛,并一度获得全国第三名的好成绩。“那个时候,武汉的台球氛围很浓厚,高手辈出,整体水平可以在全国排到前三位。可惜到了1998年以后,因为各种原因,武汉的台球开始走入低谷。很多的人才都被迫到外地发展,像当年的全国高峰,就一直留在深圳。”
  王崇刚也在深圳呆过一段时间,并于2000年重回武汉。因为大环境的不景气,他也曾有过放弃台球的念头,但在经历了4年的空白期之后,王崇刚又回到了台球圈。“没办法,就是舍不得,可能这辈子都要和斯诺克绑在一起了。”
  现在,王崇刚在武汉库博桌球会担任经理和教练,这位年过四十的无冕,将全部的心血都用在培养新人上面。
  “王崇刚的球感非常好,也非常勤奋。只可惜他的起步还是晚了一些,加上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,要是晚生十几年,说不定比丁俊晖还要强。”
  ——王春柏

  第三代
  整体陷低谷
  与上海、北京等发达地区相比,武汉目前相对落后一些。
  自王崇刚、高峰之后,武汉的台球发展陷入了一个相对的低谷。虽然也涌现出了例如沈烜、黄浩、程斌、阿南、张蠡、朱江、王鹏、朱涛、潘遥遥等民间高手,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,江城第三代台球选手已经不再属于职业球员的范畴,武汉职业台球选手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断层。
  在武汉的第三代台球选手中,有一部分人依靠经营球房来保持自己的竞技状态,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有其他职业,只能算是业余爱好者中的精英。与上海、北京、广州等台球发达地区相比,武汉目前的台球整体水平相对落后。不仅没有能在全国排名靠前的高手,而且后备力量的培养方面也存在很大问题。
  当然了,我们必须感谢第三代台球选手,正是有他们的热情和执着,才能让武汉地区的台球运动又重新看到了复苏的希望。

 
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


永嘉县千石大庆钢木工艺有限公司   地址: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千石工业区   邮政编码:325100
联系人:方经理   电话:0577-67282150   手机:13605872871   传真:0577-57786858
技术支持:一比多  |  免责声明 | 隐私声明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沪B2-20070060     网站Icp备案号:沪ICP备05000175号
<%---站点编号 ----%> <%---页面编号 ----%> <%---页面参数1 ----%> <%---页面参数2----%> <%---页面参数3 ----%>